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文/王迪晓光图/王迪视频/瑞豪王迪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导读

这款设备是迄今为止变化最大的iPadPro,从外型到配置,从设计到功能,都让它更趋近于一款强有力的生产力工具。至于稳不稳,看文章吧。

自2015年首款12.9寸iPadPro发布至今已有两年,在前后四款Pro系列产品中,苹果不断尝试把iPad进化为生产力工具“iPadPro”。

时间不断往前,在去年新iPadPro发布时库克说“新iPadPro有着超过市面上92%电脑笔记本的性能表现”。我身边也有同学问:新iPadPro能不能代替自己的电脑。

基于此,我们这篇评测选择通过新12.9寸iPadPro来编辑完成;瞧瞧是否如官网所说“这台笔记本不是通常的笔记本”,以及思索下“电脑应当是个哪些样子”。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我们此次领到的是12.9寸版本

一、外观改变巨大像块屏幕

新iPadPro是Pro系列演变过程中(12.9寸-9.7寸-10.5寸-至今)外形调整最大。除去TouchID以后的窄边、和系列融合的圆角屏幕、新鼠标插口位置、首次运用在iOS设备中的Type-C插口,最后还有机身侧面刚毅直角边。逼格怎么这个话题留给各位自行衡量,但其实正面屏占比提升后,一切都看上去更通透。

但是,以上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屏幕圆角是为和手机视觉更统一。苹果在这代产品上野心更大,官网把它看做“电脑”同时还藏着和体验融合的心。“能完成笔记本的功能,但同手机一样熟悉、好操作”这首先就比传统二合一触屏本更中级。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圆角以及和相同的操作逻辑

头部鼠标磁吸和“键盘式智能双面夹”有关,这块留待稍后再说。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磁吸位置变化另有玄机

侧面直角边则和Apple有关,初代手写笔便携性和充电方法(手写笔要靠插口与平板联接充电、或者须要额外一个充电转接头)都是槽点;新配件采用侧面磁吸固定+无线充电,一下解决两个问题。而平板直角边框配合一个小弧度,则给磁吸打算了固定位。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笔和本显得“形影不离”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实际体验上这个直角边并不硌手,苹果在两条直线交汇处有着弧形过渡。

总体来说,这代iPad更像把一块显示器直接拽了出来。

二、屏幕表现比电脑更好

最大改进在正面,例如这块显示疗效异常优秀的屏幕。

新iPadPro码率为2732*2048象素屏幕,官方称”视网膜显示屏“像素密度是264;支持P3广色域、自动适应刷新率、600尼特屏幕照度。新词旧词,我们一并科普。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各方面看都很优秀的屏幕显示

黄斑显示屏:LCD材质出身、名字取自LCD中首词组,也点明了它出自LCD又不这么普通的特点。上个月刚开售的XR同样采用这一材质,在那款手机上为让LCD的圆角切割有优秀观感,苹果用象素描边增加边沿象素的通光量,并将它背光照色阶提高2.5倍。在平板上,也有类似的操作。

至于264PPI象素密度倒不是哪些问题,平板和笔记本因为屏幕大,耳朵离屏幕视距远,体验中对这项数据要求并没手机那般严苛。大众熟知的多款iPad和设备,像质数与其持平。

最早见于今年的iPadPro,是一种动态调节屏幕刷新的技术,数值范围是24-120Hz。

此前我们曾在其他文章中阐述偏低刷新率在视觉上的影响,其作用在于降低动态画面拖尾、提升小型3D动作画面平顺性,高煤耗则是其代价。苹果动态功耗调处,就是控制煤耗与体验的球阀。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各个视角下的显示都不错

所以无论横横向对比各位大可放心,新iPadPro在显示方面保持了自家的颠峰水准。

三、FaceID平板上最大问题是“眼神”

自2014年苹果首次在iPadAir2上采用指纹辨识,已过去四年。去年在X上出现的FaceID样貌辨识,又替换了指纹辨识。这给新iPadPro带来了外形改变:平板边框更窄,短发则被藏在黑边里。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FaceID藏在边框里并没有短发

但是,为了更符合平板使用习惯,FaceID自己也“进化了”——新iPadPro支持正面360度背部解锁,手机上并不能。

这一技术运用到神经网路,也就是AI学习。苹果通过软硬件协作保证无论哪些方向拿起平板,都能背部解锁。体验这几天新iPadPro脸部辨识速率和确切率与XS差不多,但也有特殊情况:

在今年X评测中我们曾提及过“为保证不会在午睡等特殊情况失窃解锁,FaceID须要同时测量耳朵是否盯住传感镜头”,这成了iPad上的挑战。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手机由于容积足够小,耳朵看屏幕就一定会被传感检测到;但iPad面积大,墨镜盯屏幕下部,刚好传感在屏幕右侧,解锁都会失败(屏幕和腿部保持一定距离,这问题出现概率会增加)。

苹果目前给出的办法是当发觉传感在右侧而且没检查到人眼时,会提示“向下看以解锁”。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两个逻辑基本一样就是挡哪提示哪

纵向抓握有可能“手遮住传感”,苹果同样会提示。不过通过几次胸肌记忆后,这类情况会少好多。

另外有两点补充,第一是脸部在首次录入时还仅支持标准的底部传感背部录入。至于未来是否会把这些360度背部解锁移植到手机上,苹果并没给出正面答案。

其实,加入脸部辨识后,新iPadPro的解锁和密码录入体验更好,而且适应上去很快。

四、携带体验多种状态下要分别评价

特征介绍完,剩下谈谈核心:新iPadPro做生产力工具可成?我们从外形说起,之后谈性能。

评测的这台12.9寸新iPadPro官方数据高280.6毫米、宽214.9毫米、厚5.9毫米、重631克(蜂窝版重量633克)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须要注意官方套装里配件只有18瓦快充充电头和数据线笔和双面夹要单独买

但既然定位“电脑”,那按键式智能双面夹就不得不提。官网没配件确切重量,在我电子秤上实测:按键双面夹约重401克、二代Apple约重18克——所以你可以计算下假如买全一套,跟电脑轻便程度优势还有多大?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电子秤检测数据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另外散热区不在鼠标所以放腿上不热

反观平板模式,新iPadPro重633克,是目前在售iPad的重量季军。好在看视频、刷B站、逛豆瓣、翻天猫、聊陌陌、阅读电子书时不会感觉太沉——双臂总能调整到一个比较舒适的坐姿,但游戏除外。

吃鸡、王者荣耀或2K这类游戏在平板操作基本一样,右手左右端住设备、点按键操作而且还保证视角画面稳定。不找支撑的情况下玩一局吃鸡,我都认为有些累姑娘更毋须说。

因而单纯平板娱乐和便携,11寸屏幕版本会更合适。

五、键盘式智能双面夹“智能在哪”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这更像是上个话题的延展,来辅助说明“准笔记本模式下”新iPadPro的操控体验。

这代“键盘式智能双面夹”(以下简化为鼠标)对平板能进行双面保护(上代为单侧),但是在“群众呼唤多年后”终于加入了两档可视角度调节。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反面也拥有保护

这些结构改变带来另一优势——底座由于是个整体,重心更平稳,平板和按键更牢靠。机身反面大量磁吸固定放大了这个优势,架在不平整的地方(例如腿上)重心稳定度以及避震都更好。

说个玄学问题,测试中会觉得新鼠标键程更高,回馈感更好;在按压空格和大小写切换这些大面积按钮时不会出现局部下榻的情况,实际触感更接近笔记本。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按键没有背光但触感稍为提高

其余方面整个按键布局与标准MBP类似,但缺乏底部一排功能键,以及顶部触控板;布局与此前保持一致,仍然没背光。

假如说上代按键是“在一个保护壳上降低了一个按键”,那去年就是“苹果给款Pad配了款鼠标,顺带集成保护功能”。

六、性能和续航:对标电脑也足够强

苹果联通设备在算力上一骑绝尘很多年,尤其是iPadPro这条产品线。A12X处理器采用7纳米制程工艺,八核心CPU设计,拥有4个高性能核心+4个节能核心。官方称整体速率提高35%,多核性能提高90%;GPU性能提高1000x,理想的浮点运算能力与XboxOneS图形性能相当。

不过联通设备受制于电能、散热等问题,很难火力全开;游戏主机对图象引擎做的优化也更深入。毕竟现在设备对比常常跨平台、机器体验也和单纯算力有区别。我们说性能,更多是谈不同环境的体验。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实测跑分数据与硬件

4实测,这台1T机身储存、WiFi版新iPadPro的实际运行储存为6GB,也是目前所有iOS设备RAM顶峰;其单核跑分4961分,多核成绩17841分。对比搭载苹果A12仿生芯片的XS系列单核4800+、多核11000+的成绩,多核部份升幅近一半。

不过鉴于现今新iPadPro整体定位,我们更好奇其与主流电脑设备之间的体验比对。

先要申明联通平台与X86平台构架不同,很难直接比较平板和笔电的性能差,我们选择视频渲染输出这些“性能考验大户”,来看日常应用体验有何差别(这并不是对性能的直接比对)。

渲染视频是一段2GB大小的4K帧率片源,输出软件分别是iOS和macOS下的。比对型号是我如今还在用的later2013款Pro。最终新iPadPro处理视频历时12分钟、MBP历时18分钟。起码,新iPadPro在这一项的体验令人放心。

续航部份选择正常室外色温、Wi-Fi联接、50%音量进行用电监控,进行包括三小时文稿处理、两小时视频观看、一小时视频处理和两小时其余操作(聊天、游戏、浏览器使用、App下载等),共计八小时亮屏操作;设备电量从100%跌至12%。参考通常电脑设备,可以说是十分优秀。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电量使用情况数据

极限环境下,我们把设备色温调整到100%,20分钟在线1080P码率视频观看居然耗电11%。为确认是屏幕还是场景问题,把色温调至室外正常水准,重新加载播放相同内容,耗电降到4%;可见600尼特高色温+大屏幕还是电老虎。

所以单纯拼性能和续航,这款新iPadPro完全不差于通常笔记本(其实跨平台对比虽然很难有详尽比对)。也是苹果将这个系列定义为“Pro”的缘由。

七、Type-C插口有哪些玩法

这是苹果首次在iOS设备上使用Type-C插口,老用户尚且要考虑“换线成本”,但是原本插口功能虽然不少;但从测试这段时间看,新插口便捷程度更胜从前,也更符合“笔电定位”。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扩充能力是单位固定办公第一考虑诱因

如上图,现在大量电脑搭载雷电3插口,扩充坞使用也更频繁。直接拽过朋友桌上扩充坞:显示器、键盘、鼠标联接一步到位,办公设备基础扩充成形。不过可能是兼容问题,目前仅有1:1投屏模式可选,图中文蛤屏黑边显著(这个情况称之大黑块更合适);而且新iPadPro也没有手机厂商总提及的“桌面模式”。

Type-C还自带反向充电能力(微软Neuxs5PX早就实现了这一功能,也是借助通用特点)和数据直接读取能力。

有趣的是,我们用单向Type-C插口联接新iPad和某款安卓手机。结果发觉手机开始给平板充电,这些疑似反向吸星大法和Type-C特点有关,“当两款设备联接后,高电量会流向低电量”,不过这些有意思的体验须要你单独再配根线。

整体而言,Type-C即使相比功能升级不多,但兼容性好了太多。

八、手写笔:弱化存在感但黑科技好多

把手写笔放最后,不是由于不重要,而是“轻办公不是它主要场景”。本次评测谈“主力办公设备体验”,优缺也不在此。但不得不说,第二代Apple惊喜和黑科技都不少。

你们应当还记得,第一代Apple面对的海量吐槽。先是历史问题。作为苹果精神领袖,乔布斯曾在手机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明明能用拇指操作屏幕,为何还要配一杆笔”。其实这只能说明环境不同推论不一;在手机上没哪些好处的笔,在专业油画领域显得无可取代。到现在,你们都能接受Apple必不可少。

二代Apple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携带、充电、连接方法等。其实评测中我们没能用到专业书法等使用场景,但这杆笔称得上“随用随到”,这当中有好多巧思。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手写笔内部布局复杂但兼具握感

首先是结构足够奢华,苹果从鼻子到末端给这杆笔分别放置了:压感传感、侧面辨识中指触控的传感、兼顾固定磁吸与无线充电的超细线圈、以及蓄电电瓶,在这基础上仍能保持结构均衡,转笔时不会感觉头重脚轻。

交互部份,当笔吸到机身后会弹出适配通知,点击即可联接,体验无缝;联接后默认充电,实测五分钟给笔充电20%笔记本声音处理软件,平板电量没变化,这是苹果新充电合同的作用;降低的触控区能判定用户是在握拍使用、还是转笔乱玩或则干脆平置于椅子上,借此更好的控制电量。

固定、携带、适配体验、充电续航,多个节点都充分弱化后——二代Apple用的时侯就觉得是从机身里变下来的,只在用到时才领略能力。

相对遗憾的是,因为目前第三方应用的体验并不充分,包括其在AdobeCC上的表现我们还不能进行体验。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九、拍照:1200万象素前置表现靠谱

最后插播一小段照相环节,虽然翻看官网数据,新iPadPro单前置主镜拥有:1200万象素、F1.8焦段。似乎没有XR上的光学变焦和六镜式镜头,而且晚上弱光样片完全可担大任。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室内晴天样片

但实际场景中我不觉得有人会习惯用如此大设备去摄影——构图、角度、握持都太难。

只是说这一素养提高便捷了好多场景:回去和人聊天时随手拍东西分享、办公直接用它照相插入文档。优秀的照相疗效会让你会感觉这颗镜头令人放心,从而更觉得到平板比笔记本办公娱乐都便捷。

十、做主力办公设备靠谱么

这是此篇评测本意,相信也是不少读者最关心的话题。

仔细想了想,它能代替我的主力办公设备,但在部份场景下用上去还是有些害怕。

先说说新iPadPro优点笔记本声音处理软件,苹果官方说“这台笔记本不是通常的笔记本”

起码这几天体验看“它有接近手机的操作模式,简单;拥有平板在娱乐上的先天优势,玩有戏、逛峰会、看视频都比笔记本更顺手”。

在加了手写笔和按键后,它能够模拟PC界面办公、做到专业级别绘图能力。但是续航和性能都不弱。单说硬件,身为Pro这一系列第四代作品,新iPadPro完成了从“眼前一亮”到“踏实可靠”的转变。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平板、电脑、绘图工具身兼多个角色iPadPro

问题出在细节、或者说第三方生态上。

我们用到的场景包括类似笔记本端的页面浏览、文本处理、社交软件分屏操作、AdobeCC修图处理、邮件查收、视频剪辑;以及更偏向联通端操作的视频播放、刷天猫和玩游戏。

1、键盘缺乏触控板和背光:尽管上文大赞按键式智能双面夹,但我仍然觉得触控板比手赐教选屏幕更容易;其实,这也可能是习惯使然。

2、同款应用体验有差别:以这款跨平板和笔记本应用看,大部份功能相同,但画面防晃动、音频降噪这些进阶功能在iOS版缺位;相像情况也出现在Pages文档上。这些事随着每位人办公场景不同,注定还有更多。

3、页面缓存数少:好多人都有多开大量页面查资料的习惯,但新iPadPro作为iOS设备存在明天管理机制和RAM两方面阻碍。实测浏览器页面开到6、7个后,等会切回去再看就重新加载了。这也是联通设备和笔电设备之间的根本差别。

通过以上几点能看出新iPadPro与主力办公设备还差的那点核心,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应用生态。

虽然相比几年前Pro系列的硬件体验足够建立、软件生态也足以应付基本办公,但更深入的“轻办公”,还会出现差别。像“里缺位的声音降噪”虽然暂时用不到,但你一定会害怕未来某个应用会少个关键功能。

用空话说“还须要给应用开发留更多时间”。但我们恳切期盼今年WWDC上,苹果带来的惊喜会大一些。

12.9寸iPadPro评测:几个改变都有其必要理由

原文链接:https://www.dyfan.vip/21040.html,请用户仔细辨认内容的真实性,避免上当受骗!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